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  这是一幕有趣的场景:六七个人趴在一扇门上,站着的人扭曲上身靠向门,蹲着的人蜷缩在几条腿间的缝隙里,互不认识的男女脸贴脸鼻息相闻,大家都努力地把耳朵贴近门板,目的是听清房间里的说话声。

        站在他们中间的,只有一个人背靠大门,标准站姿,纹丝不动,他是荷枪负弹的法警。

        这是上海浦东法院第二十八庭,房间里面,进行着苹果"ipad”商标侵权案的庭审。

        "ipad”商标纠纷进入白炽化,2月22号在上海的庭审,成为了解事件内情的一个难得的窗口,开庭那天,云集了数十家媒体和众多旁听者。

        即使提前联系了法宣,即使提前时间赶到了法院,即使拼死拼活地过了安检,我还是眼睁睁地看着最后一张旁听证发给了同行的一个姑娘,我被关在了法庭的小门之外。可是,与关在法院铁门外面的那些人比,能进来的人已经是万幸,所以,我有幸成了贴门缝听庭审的一员。

        当然,在神圣的法庭外“偷听”和“围听”是不被允许的,一开始,把门的法警很敬业地阻挡我们靠近前后门。可执着的我们久久不愿离去。

        随着对峙气氛渐渐消弭,一个姑娘尝试靠近其中一个面善的法警,贴在他的肩膀旁边竖起耳朵听,严肃的法警侧过头,瞄了瞄她,没有说话。这个态度让我们万分激动,我们一个个地都贴了上去,于是就出现了众人贴身环绕法警的那一幕。

        后来,人越聚越多,法警被“挤”了出来,站在一旁。偶尔有法院领导过来巡视,善良的法警会拉一拉贴在门上的人,悄声说:“边上站站。”然后把自己身子挤回他本应站岗的位置。领导走后,他又让了出来,感叹:“你们真不容易呀。”

        可惜我没空和他聊天没空感谢他,因为我要很努力地去听房间里的对话。里面传出的声音很轻,我要贴的很近才能听到;还要轻呼缓吸;还要一动不动避免羽绒服发出的窸窣声;还要小心避免碰到门和把手;还要时不时地在本子上记下重点;还需要里面说话的人嗓门够大……吃力呀!

        没错,近四个小时的庭审,几个人就这样站着“偷听”完。

        和我一起的,除了记者,还有来“学技”的律师、法律专业的学生。大家一致的疑惑是:什么样的人才能进去?

        工作人员解释,今天只发放“媒体证”和“公民证”,按照当天排队的顺序发放。

        提前一个多小时来排队的律师说:狗屁,我排在很前面,都告诉我没有位子了,后来还是看到很多人被带进去。

        某女大学生,因为没有带学生证,不能按照“学生身份”办理手续,继而她拿出身份证要求领取“公民证”,被拒,她悲戚地说:我怎么连公民都算不上?

        更让人惊讶的是,被关在门口的,还有代理律师的助理,包里装着案件资料和证件,无奈地说:只让代理律师进。

        一通争执,律师们振振有词地用司法公开和公平公正来向工作人员讨个说法,可是工作人员很诚恳地说:没办法,房间就那么大。下次吧,下次提前来电话预约。

        电话预约,有具体的预约流程么?预约时会知道人数限额和预约排名么?预约了,能保证当天一定有位子么?……工作人员回答:看情况吧!
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王晓庆

王晓庆

11篇文章 1年前更新

财新特约作者,现居硅谷。

文章